人物
时段
朝代
“张挺卿” 相关资源
诗文库 正文
摩诃止观义题 北宋 · 释遵式
 出处:全宋文卷二○二、《天竺别集》卷下
所举《摩诃止观》,即天台智者己心妙證圆顿佛乘举行之枢妙,目为《止观》;
存梵音之兼富,复号《摩诃》。
宗一代之圆经,的指《法华》之妙部。
广开顿解,亘涉六章;
克示圆修,历陈十境。
妙观明白,揽十法以成乘;
宝所坦夷,驾大车而进趣。
然则章门浩渺,即座难陈。
既其文义交通,提纲可见,诚谓牵纲目动,振领毛随。
何者?
正观则一部文心,妙境乃十乘行体。
若了斯旨,众义泠然。
所言妙境者,妙即褒叹玄微,境即诸法实相。
境不称妙,未异权乘;
妙不容鹿,何名绝待?
故泛论诸法,尽是大车。
曾不间于色心,亦何分于情器?
《大品》则色香中道,《华严》则尘刹遮那。
良由万法虚融,故得一尘圆遍。
然若克论修观必观,先约内心心境。
若融则十种明心,首示则三科简识。
为正观白牛之妙运,作道品宝炬之庄严。
合百界以无遗,曜千如而顿在。
故使一家谈理,百代未闻。
若非修性自他,不具彰其德用;
未收生佛依正,不足显彼圆融。
故今观一念阴心,须分三种境相:一者理性境,二者修德境,三者化他境。
言理性则一念性体,万法顿圆。
百界色心,无毫釐而不具;
三千因果,无针芥而修成。
不谈迷悟之端,岂涉晦明之变?
故彼净秽,一一色心,若秦鉴之顿彰,犹帝珠之互现。
若一念无念,则诸法皆空。
茍亦非空,则诸法咸假。
空假不二,法尔常中。
语境则三谛宛如,论理则三因具足。
荆溪云:「三千即空,性了因;
三千即假,性缘因;
三千即中,性正因。
空、假、中,本从境称;
正、缘、了,复受因名。
应知若对修成三,此则但名性一
若修性开九,此则正是性三。
不然,何以照性起修,使万行咸成无作;
由修显性,了三德全异有为?
普现色身,顿应法界。
念念三业,化化无穷。
若非三千空假中,安能成兹自在用」!
问:「荆溪释此一文,特引阐提不断性善,诸佛不断性恶,意何所显」?
答:「对修研性,意显性常。
善恶二途,不出十界。
修恶之极,莫若阐提;
修善之穷,岂过诸佛!
二人论性,善恶俱存。
性善且对阐提,性恶且论诸佛。
二人不二,三千理均。
故得阐提有成佛之期,诸佛有无谋之化。
《金刚錍》云:『阿鼻依正,全处极圣之自心;
毗卢身土,不离下凡之一念』。
不达此意,徒说唯心,岂同熏种梨耶?
神通应物者也」。
二明修德境者,盖约三千性净,三谛体冥。
二执元无,百非本绝。
为我众生久惑,性计万端,遂谈一念无生,四句离著。
然立此修境,略有四意:一者谓示三千三谛,性境本空,虽四性无生,而三千常住。
二者为显事虽顿具,性本自然,若非照性明修,妙理无容自显。
三者虽三千而常寂,虽二空而不无,与夺双忘,事理清净。
四者为彰生境通,为九法之依,虽立双修之名,而但成于妙境。
然此四意,初二多从空假,后二唯在于中。
前既约性德具三,修德具三亦尔。
问:「此中三者,得约了因开三意否」?
答:「据顺二空,顿忘四性,专以推检为能,多以荡著为用。
对后化他,即是开三成九,此之离合,但就性论。
既是圆顿性三,何妨约三开九。
况将行体,更无异途,如不思议境,境即是观,即斯意也」。
第三化他境者,忘惑则四句俱寂,赴机则四悉繁兴。
盖由法性虚通,语默未之有碍;
真如无住,自他以之同时。
故理虽无名,应众名而逗物;
境虽无相,垂众相以赴缘。
涌若珠玉,照同宝鉴。
盖是即中之假,方应用以无穷;
虽假而空,乃运为而常寂。
若身若说,不离三因;
若自若他,宁乖一性!
《经》云「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」,又云「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」,皆斯义也。
问:「此中方明妙境,何以便说化他」?
答:「既许一念三千,三千何所不摄?
刹那百界,何所不该?
既知界界互通,感应自然斯立
性德一念既尔,果满百界亦然。
念念三业交参,身土互现,非由性具,果用何施?
故令自行化他,显成妙境,意在兹也」。
颍州万寿县张君墓志铭熙宁二年十月 北宋 · 苏颂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三四八、《苏魏公文集》卷五八
斯立名挺卿太常博士、集贤校理宗古之子,尚书工部郎中、直集贤院象中之孙。
父祖继以文章登儒馆,显名于世。
斯立与其兄都官员外郎晋卿传其家学,俱用是擢进士第,而斯立又用是举贤良方正,复大振,名称于天下。
既而被召至京师,试有日矣,一夕无疾而卒于景德之僧舍。
于是士大夫识与不识,皆惜其才,而叹其未得大施于时为可痛也。
斯立天性敦朴,而强敏过人,幼自刻厉,不喜他习,惟读书著文则不知倦厌。
甚则至于忘寝食,忘寒暑,衣敝肤垢而不以为陋,心剿形疲而不以为苦。
其语默举止,动有准则,未尝妄发。
盖得之于中也深,故形之于外也裕,殆非勉力之可至者。
人从之游,久有益亲。
与物无竞,而众誉自归。
少与河东裴煜如晦常山宋敏修中道友善,情好莫逆,虽出处异势,而趣舍一贯。
时则讲论疑义,简牍切劘,往返数四,必理尽而后已。
斯立初举进士,时名声未有闻也,二人者为诵其试篇于同寮,以为自历场屋未见如此之文也。
自是当涂稍稍有称道斯立者。
斯立嘉祐四年三月擢第,补遂州司理参军
上官荐其才,徙颍州万寿县,遂举诏科,以治平二年六月三十日卒,以熙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葬。
其葬也,妻弱子幼,不能举事,惟是轊椟窀穸之具,皆二弟彦卿、升卿主之,乃克如礼。
于此可以见其友爱之义素著也。
张氏先世本澶渊人东上閤门使昭允、军器库副使昭易兄弟并事太宗皇帝于晋邸,尤见亲用,即位踰年,而擢为内使,不幸俱早世。
军器家留京师,遂葬开封,其后二集贤君皆祔之,凡三世矣;
而阁门之子孙别葬扬州
斯立卒之明年都官洎季弟稚卿及母夫人钱氏相继殂丧,卜葬开封不吉,卜改迁其先府君并葬扬州吉。
于是彦卿同日举五,浮汴、淮而南下,定窆江都县之某里。
君夫人合袝,馀皆昭穆相从,所谓以礼葬者也。
斯立文章雅丽闳赡,规模出于柳柳州刘宾客、杜紫微、杨文公、宋宣献,使之一用于朝廷,评者必曰「典册之文」也。
论议该洽纯正,似贾太傅、董胶西、陆宣公,使之册于天子之前,主司必曰「王佐之才」也。
嗟乎!
年止于四十二,而官不过百里宰,卒不得如其志,此所谓命也夫!
始娶晁氏,又娶苏氏。
苏氏,予长妹也。
二男子:长曰康直,用其舅端明殿学士钱公奏补为郊社斋郎
幼曰康叔
斯立所著文章遗稿,诗赋、笺奏、议论、策颂凡数千篇,皆其手札细书,未有伦次,如晦常欲取而叙之为集,未就而如晦又卒,异日二子当有能述厥考之美而成先友之志者,则其传也益远矣。
铭曰:
斯立之文,渊源典坟。
辨言析理,祖义基仁。
斯立之行,规矩颜、孟。
乐善忘贫,安躬俟命。
资适逢辰,道思致君。
大对有日,半途遘屯。
怆彼明时,丧兹国器。
诔行旌贤,琢铭泉隧。